谁决定了“我们”的意志,社会性大脑的进化

原创 小斯  2020-08-13 20:52 

人是社会性动物,或者说,正是因为社会性,才让曾经的古猿进化成了如今的人。进化保留了这种社会性,这让我们人类天生就具有社会互动本能。刚出生的婴儿,就可以基于社会行为评价他人。

1

从游牧到定居

几百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从四足进化为两足后,跑的慢了,引出一个现实问题:如何才能对抗天敌?最好的办法就是聚集成群,人多才会安全。随着原始人类聚集成小群体,抵抗天敌,合作狩猎,社会性逐渐演化出来。

谁决定了“我们”的意志,社会性大脑的进化 阅读笔记 第1张

不过在人类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食物来源散落,这些小群体一直以游牧形式生活。直到公元前10000年左右,过去积累的众多事情(控制火、驯化狗、对可储存谷物的依赖性增加等等)凑到一起,导致人类生活方式出现一个重要转折:定居生活!

2

文明与大脑协同进化

定居生活让人类的繁衍变得更成功,人口开始增长,并开始形成文明。

公园前7000年左右,农业正式登上舞台;公元前6000年到4500年,大量的专业分工出现,人与人之间开始出现越来越大的地位和权力差异,同时,社会规则与道德立场也开始逐渐清晰。

定居生活和兴起的文明,为复杂社会行为的兴起、社会性大脑的蓬勃发展提供了环境。文明与大脑开始协同进化。协同进化是一种相互改变的反馈机制,环境能改变人,人也能改变环境;文明能改造大脑,大脑也会改造文明。

3

心理理论能力

社会群体会约束个人行为,个体行为又会影响社会塑造。社会互动频繁发生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社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社会性大脑。

人类的社会性大脑天生就有理解他人欲望、意图、精神状态的能力,也有能准确地对他人有着什么样欲望、意图、精神状态形成理论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心理理论”,这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其他动物并不具备此能力。

因为这种能力,我们可以更好的与人交流,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自闭症患者在心理理论上有缺陷,他们对他人心理的推理能力不足,导致社交技能也受到损害。

4

伟大的发现——镜像神经元

20世纪90年代中期,贾科莫·里佐拉蒂和同事在研究猕猴抓握时发现,如果一只猴子抓住葡萄,就会触发另一只观察它抓住葡萄的猴子大脑里的相同神经元。他们把这种神经元称为镜像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是神经学上近来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证明了大脑内有一套专门的神经机制用于理解和赏识他人行为,社会性大脑有了实质的证据。

既然猴子也有镜像神经元,那为什么猴子没能创造出社会文明呢?因为人猴之间的镜像神经元有着巨大的差别。猴子的镜像神经元仅限于手和嘴的动作,以目标为导向时才能被激活,因此猴子的模仿能力极其有限;而人类则有着广泛的镜像神经元,对应着全身所有部位的行动,而且可以无需目标,仅靠想象就能激活。

镜像神经元不仅关系到模仿动作,还涉及理解动作的意图,是理解他人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

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这种无意识的模仿会形成一种连接,我们更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更愿意帮助模仿自己的人。这些模仿行为会为社会互动机制提供润滑作用,增加积极的社会行为。

 

 

 

本文地址:https://cas01.com/5846.html
公 众 号 :注意两个号的区别,小斯想专注于OneNote和思维导图等具体的知识管理软件的经验分享。(OneNote为主);cas01专注于知识管理理论及实践成果的分享。(知识管理理论及实践)。
温馨提示:本站发布的压缩包如需密码解压,若无特别说明,密码统一为:cas01.com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小斯 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