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和信息高度发达的如今,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马太效应变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普遍。除了社会现象,马太效应在个人管理上也发挥着重要影响。
《自我提升的马太效应》,作者: 赵佳,豆瓣6.2分。个人评价6分。前面一小部分介绍马太效应的基础概念时,写得还不错,后面就是妥妥的鸡汤了,但没关系,有那些有价值的部分足矣。
马太效应出处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25章第14-30节)中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主人远行前,将家业交给仆人管理,按个人才干,三个仆人分别给了五千、二千、一千。领五千的,做买卖,赚了五千;领二千的,也照样赚了二千;领一千的,将银子埋了起来。主人回来后,表扬了领五千和领二千的,臭骂了领一千的为“又恶又懒”,并将一千夺回,给了那有一万的。然后将领一千的仆人丢在了外面的黑暗里。
最后,用一段话对这个故事做了很好的总结,“因为有的,还要给他。没有的,连他的所有也要夺去。”这也就是马太效应的原始出处。
在《马可福音》第4章第25节中,对这个故事做了很好的总结,“因为有的,还要给他。没有的,连他的所有也要夺去。”
196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正式提出“马太效应”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比不知名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能获得更多声望,即便他们成就相似,同一项目上,荣誉总会给予那些出名的研究者。
科学领域中的马太效应
在科学领域,名家与新手合作,即便成就主要由后者做出,但荣誉却往往归于前者。在莫顿提出“马太效应”没过几年,诺贝尔物理奖就给出了一次鲜明的验证。
1967年,安东尼·休伊什教授的研究生约瑟琳·贝尔在观测星空时,首先发现脉冲星信号,之后他们一起发表了论文,休伊什是第一作者,贝尔是第二作者。1974年,休伊什因该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贝尔却被排除在获奖名单之外,这次授奖引发了巨大争议。然而,无论是从首次发现还是之后的继续研究总结中,贝尔都占据了主要功劳。
对于这次授奖,英国著名天文学家霍伊尔评价这是诺奖历史上的一桩丑闻,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则直接放了一张贝尔的照片,称她是中子星的发现者。
不只科学领域,马太效应广泛存在于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方面(金钱、名誉等)获得成功,就会产生累计优势,使之拥有等多的机会去获得更大的成功,最终形成强者愈强弱者越弱的现象。
个人管理,强者愈强的高效螺旋
越成功的人越自信,越自信又会越成功,从而形成一个成功者最基本的马太循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
而自信只是其中一个关键点,还有资源、认知、名声、财富、圈子等等,以上任一点都能和成功形成良性循环:越成功认知水平越高、朋友圈子更高质……多个高效循环叠加作用,从而让强者愈强的趋势愈加明显。
个人管理中,关键是要找到一个成功的切入点,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后,很可能由此进入循环,从而激起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两个方向
必须注意的是,马太效应是有两个方向的。强者愈强的后面还有半句——弱者越弱。一个循环,既能顺时针,也能逆时针旋转,至于要朝哪个方向转,人是可以选择的。
拖延的人会一直拖延,且越来越花样百出,自律的人会保持自律,而且自控变得越来越轻松;面对失败躺下,情况只会变糟,把失败当做宝贵经验然后改进,才会不断成长……面对事情的态度,可以决定循环方向:用好的态度开始行动,制造一个关键的成功经验(杠杆切入点),足以将逆向切换为正向,从而让马太推动着前行。
不过,杠杆点不会从天而降,得靠自己主动去找。
公 众 号 :注意两个号的区别,小斯想(OneNote为主);cas01(知识管理理论及实践)。
温馨提示:本站发布的压缩包如需密码解压,若无特别说明,密码统一为:cas01.com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小斯 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