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大图,速览当代西方哲学67位欧陆哲学家的重要思想及脉络

原创 小斯  2025-11-11 18:00 

感谢大家对上一篇文章(现代西方哲学)的点赞与转发,阅读量成功破万。本文还是接着上一篇的时间线,继续西方哲学的下一个时间段——当代西方哲学

上一篇 “现代西方哲学” 大图聚焦于 19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活跃的 85 位哲学家,而此刻即将踏入的 “当代西方哲学” 领域,主要涵盖 20 世纪后期至 21 世纪的哲学学者,其中有不少学者至今仍活跃在学术舞台,正值思想鼎盛时期。

“当代西方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大图中,有少量重复出现的哲学家,主要是为了让对应脉络线看起来更完整一些,但原则上是尽量避免重复。

当代西方哲学,搜集了近300位哲学学者。之所以搜集这么多人,主要是因为我想全面概览一下当前的主要思想,寻找一些新灵感。学者太多,将分成两张大图:欧陆哲学(67位)、分析哲学(200多位)。可以看到,人物数量上,后者是前者的好几倍。这倒不是我更偏向分析哲学,而是分析哲学的资料相对来说更好找一些;欧陆哲学方面,我连一个全面的学者名单都没找到。

下面这张图,简单对比了一下欧陆哲学、分析哲学的主要区别:

一张大图,速览当代西方哲学67位欧陆哲学家的重要思想及脉络 CAS模型 第1张

本文分享的是当代西方欧陆哲学的大图,全图共两万多字,涵盖67位哲学家(学者),主要分为四大类:①现象学与解释学传统;②结构主义 - 后结构主义传统;③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衍生;④当代新兴流派与批判。与前两张图有所不同,鉴于当代哲学的时间跨度较小,且众多当代学者的思想定位难以精准界定,本图并未延续之前的严格时间线的梳理方式,而是借助大模型生成了几张思维导图,勾勒出大致的思想脉络。

简单列举一些“当代欧陆哲学”大图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思想:阿佩尔的 “交往共同体”,锚定了认知与伦理的主体间性根基,让知识的合法性与道德的普遍性源于共同体的理性对话共识;姚斯的 “期待视野”,揭示了文学认知的动态生成逻辑,让读者的前理解与文本的历史语境碰撞出多元意义;伊瑟尔的 “读者反应理论”,剖析了文本与读者的认知互动机制,将意义生产的核心从作者转向读者对文本空白的创造性填充;罗姆巴赫的 “现象行”,打破了传统现象学的认知旁观姿态,主张通过实践参与的方式直面存在,让认知在行动中生成与深化;查尔斯・泰勒的 “框架”,界定了人类认知的背景性认识论结构,指出任何知识建构与意义理解都无法脱离预设的框架视域,而框架的历史性又决定了认知的动态性;韩炳哲的 “数字异化”,戳破了数字技术的认知幻象,剖析了效率至上语境下人的认知被算法规训、存在意义逐渐消解的异化困境;拉图尔的 “行动者网络理论”,消解了人与非人、主体与客体的认知二元对立,以网络化视角重构了社会与自然的关联逻辑,拓展了认知的边界;哈拉维的 “赛博格理论”,模糊了人与机器、自然与技术的认知边界,为后人类时代的身份认同与认知方式提供了颠覆性的思考维度……

可以先从大图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思想,若想深入了解,则可找相关论文或作者著作去进行进一步研究。例如,我对泰勒的框架理论很感兴趣,就专门找了“框架诠释学”的论文和他的书籍《自我的根源》去做了一番阅读,以后制作“认知框架”的主题大图时,就能用到这些成果。

下面这个视频,快速展示了本成果图。大家可以花一两分钟速览全图,留个初步印象。

若觉此图对你有所帮助,可通过以下方式自行获取完整的高清成果图:在公众号 “cas01” 主界面对话框中回复 “哲学”(请务必前往公众号 “cas01” 的主界面进行回复,在评论区回复关键词是无法触发自动回复的),即可获取已分享的同类主题最新版成果图(目前已分享的哲学类成果: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当代欧陆哲学)。

本文地址:https://cas01.com/7857.html
公 众 号 :注意两个号的区别,小斯想专注于OneNote和思维导图等具体的知识管理软件的经验分享。(OneNote为主);cas01专注于知识管理理论及实践成果的分享。(知识管理理论及实践)。
温馨提示:本站发布的压缩包如需密码解压,若无特别说明,密码统一为:cas01.com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小斯 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
NEXT:已经是最新一篇了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