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Note十几年的重度、深度用户,为何用起了Obsidian?

原创 小斯  2025-11-17 18:00 

发布小斯想工具箱V1.7时,新功能是将OneNote笔记批量转换为Obsidian笔记。那篇文章发布后,陆续有人问我,是不是放弃了OneNote?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聊聊标题上的问题。

OneNote用了十多年,“重度”和“深度”两个标签,并没夸张:一直以来,OneNote都是开机启动的软件,几乎是电脑开了多久,OneNote就运行了多久,随时都可能用到它;从前些年一点点手撕基础理论,到近几年在插件上的不断折腾……

1

矛盾的集合体

OneNote是个非常矛盾的集合体,它有很多方面,在让人感到非常舒适的同时,又令人极其抓狂。

这样在对立两面上极致矛盾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它可以在海量的、甚至是多模态的数据中快速搜索出很多匹配结果,它又可以在满屏目标词的当前页面中给你搜出0个结果;它可以为每一个笔记对象赋予全宇宙独一无二的ID从而构建起一个看似无比稳固高效的链接体系,它又可以在你一个不经意的操作下就让这些ID全部销毁重建从而让你辛苦打造的链接网络报废;它可以为你的每个段落赋予时间属性从而留下完整的时间线,它又可以在你一键更新页面后将所有时间属性全部重置为当前时间……

其中很多问题,官方是很容易解决的,但问题是官方不肯更新,留下的就只有坚守中的用户们的纠结了。以上提到的问题和下面即将谈到的问题,大概率不会得到解决。

2

知识组块的复用

上面说的是矛盾之处,下面说说不足之处。

举个简单的例子:知识组块的复用。

同一个基础知识点描述段落(例如康德生平),它可能会出现在N个笔记页面(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唯理论、人为自然立法、图式……)中,在OneNote中,要怎么做?

最低效的办法是,手动复制到N个页面(文章)中。不仅当前耗时耗力,还为后续维护埋下了无尽的隐患:要修改细节时,这个页面上改一点,那个页面上改一点;要找时,怎么也找不到做了“XXX”修改的页面了……

最高效的办法是,建立一个单独的知识组块页面,然后在其它N个页面中引用。

可悲的是,OneNote的当前环境不允许你实现最高效的管理方案,而强迫你向低效方案那边靠近:

想试试word批注那样的悬浮显示效果?OneNote竟然不支持。好像可以用链接实现类似效果?竟然只能显示长长一行,超出的部分还直接不显示……

试试嵌入显示?OneMore插件提供了一个嵌入功能,很勉强地实现了基础效果,要不断手动插入、手动更新,操作繁琐暂且不说,关键是OneNote插件底层环境的很多固有缺陷会为页面更新埋下更多隐患:页面内容量增大时,运行极慢;不仅仅会重置时间属性,甚至可能将现有样式搞得面目全非……

3

Obsidian的优势

在Obsidian中,如何实现知识组块的复用?

当然是用最高效的办法:一个页面,随处引用。而前面提到的悬浮显示链接页面、嵌入显示内容,在OneNote中需要各种繁琐操作也只能勉强实现蹩脚的低配效果,在Obsidian中则是其最基础的功能:

要悬浮显示Wiki链接页面,去设置中打开即可。如果还想实现各种炫酷的悬浮显示效果,CSS轻松搞定。不会写CSS?大语言模型包你满意……

嵌入显示内容同样简单,在Wiki链接前面加个感叹号即可。一处更新,所有引用处同步瞬时更新。

知识组块的复用,是知识管理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功能之一。以上只是用文章来举例,但它显然还可以进一步用到知识地图、知识图谱等各类成果中。

由于底层环境的不同,不少在Obsidian中轻松就能实现的功能,在OneNote中却极难实现,即便有些能勉强实现,体验也极差。

上面说的还只是Obsidian自身的基础功能,其插件生态就更不用提了,对OneNote那是全方位的碾压。

4

OneNote还有必要用吗?

回到开篇的问题,我是不是放弃了OneNote?并没有。

尽管本文大篇幅都在谈OneNote的缺点,但主要是为了和Obsidian做对比。

至于OneNote的很多优点,在我以前的一两百篇文章中都陆续提过了。时至今日,那些优点中,有很多仍然是独一无二的,用着相当顺手。例如,你可以在笔记容器的外部层面上实现极度自由的内容布局;又可以在笔记容器的内部层面上实现极度舒适的内容管理,例如折叠、展开及与其相关的批量操作的丝滑流畅感,这些在Obsidian中可体验不到。

又是一个矛盾实例:20多年前折腾出来的古董玩意,20多年内没有更新,20多年后居然还有很多是新东西。

换个角度想想,它20多年都没更新,还不是照样用了十几年。既然如此,又何必对它抱有更多期待呢,够用就行,该用照用。我至今仍在用OneNote2013,微软更不更新,我是真的不怎么在意。即便它已经象征性地增加了“合并单元格”等曾经被人提到烂的老需求,我也没有一点欲望去用新版,因为新版真的不如2013流畅,而且还砍掉了一些优秀细节,但相比2013却又并没有什么质的更新。

5

OneNote和Obsidian同时用?

总的来说,OneNote和Obsidian,我都在用,具体分工:输出,主要交给Obsidian;输入,则完全交给OneNote。

之前有文章提到过,我将OneNote的本质视作“书”,OneNote也理所当然地充当着编辑器和阅读器的角色,和别人的“书”相关的所有工作,都交给了OneNote。而自己的“书”,即规范的个人知识体系成果,则交给Obsidian去管理。为什么?因为我将Obsidian的本质视作“网”,它非常适合用来织网,用它来管理个人知识网络,效能上远超OneNote。由于输入的时间占比远大于输出,因此,在两个软件的使用时间分布上,OneNote仍占大头。

两个软件于我都很重要,它们并不是矛盾的存在,而是互补的存在。

正因如此,工具箱中的“导出OB”功能,实际上是对我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有了它,就可以随时轻松将OneNote中的规范笔记导出至Obsidian,不用在两类软件的笔记转换中付出大量的冗余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用惯了OneNote,初试Obsidian时,可能会各种不习惯。对我而言,在用过的所有笔记软件中,在操作体验的整体舒适度上,OneNote远胜其它。但由于OneNote从不更新,很多如今十分稀松平常的基础功能它都没有,OneNote做不到和做不好的这部分,我就交给了Obsidian。如果你带着明确的需求去体验Obsidian,感受会好很多。当然,如果你觉得OneNote够用了,倒也没必要非得去试试Obsidian等其他软件。

OneNote+Obsidian,这是我的笔记方案。以上都是经验之谈,供大家参考。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笔记本那么多,选择你觉得好用的就行,但注意不要陷入选择迷雾中,归根到底,软件只是一个工具,笔记内容本身才是王道。

本文地址:https://cas01.com/7861.html
公 众 号 :注意两个号的区别,小斯想专注于OneNote和思维导图等具体的知识管理软件的经验分享。(OneNote为主);cas01专注于知识管理理论及实践成果的分享。(知识管理理论及实践)。
温馨提示:本站发布的压缩包如需密码解压,若无特别说明,密码统一为:cas01.com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小斯 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
NEXT:已经是最新一篇了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