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打算上周发布,当时的计划是神舟20号乘组返回那天发布,没想到神舟20号飞船碰到意外情况,返回任务被推迟,这也促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太空救援行动。刚刚看完直播,神舟20号乘组坐神舟21号飞船顺利返回。
2021年,中国航天65周年之际,曾分享过一张“中国航天65年大事记”的大图,那张图画到了神舟十三号。那篇文章的阅读量还挺高,但如果用现在的眼光回看,那张图画得很简单,信息不算丰富,也没融入什么设计思想,整体比较普通。本文分享的这张图,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不仅内容丰富了很多,而且在信息层次的设计上,花了很多心力。
过去的这四年,中国航天新增了很多重要里程碑: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国网星座、千帆星座、三体计算星座全面开建;DRO星座、天问二号进一步走向深空;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长征十号等为即将到来的中国载人登月所做的准备工作,均取得阶段性突破……
而本文发布时间,刚好赶上中国航天的首次太空救援。神舟二十号飞船疑似被空间微小碎片撞击而受损,原计划于11月5日返回的神舟二十号乘组不得不推迟返回,基于中国航天“发一备一”的独特救援体系,仅仅用时一周多,便完成了首次太空救援。
本文分享的这张大图,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始,到刚刚完成的神州二十一号飞船的首次太空救援。全图超过1万字,涵盖中国航天史上的107个重要里程碑,这其中多为正式的发射事件,我将它们分为三大类:①人造卫星,其中,“北斗导航”和各大“星座计划”(类似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单独放一列;②载人航天,其中,“空间站”单独放一列;③深空探测,其中,“探月工程”单独放一列,目前已经执行的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任务以及未来即将执行的嫦娥系列和载人登月系列都属于这一列。除了以上三类,还增加了一个“新技术验证”大类,其中“火箭”已单独成列,像远征一号、长征五号、长征十号、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等都放在这一列。这是我在画图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个分类方式,层次还算清晰,之后画“世界航天”时,这个分类也够用了。
除了“里程碑事件”本尊,图中还加入了一个可以归类为“关联信息”的内容层级,这个大类可以根据实际内容进一步细分,例如“核讹诈”、“ITAR法规”、“沃尔夫条款”、“南海对峙”等均属于关联的重要国际事件;“发射场”、“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系留点火”等均属于关联的基础航天知识……所有这些关联信息都和“中国航天”这个主题密切相关,通过它们可以将图中的很多“里程碑事件”串联起来,加深理解。
下面这个视频,展示了整张成果图。大家可以花几分钟的时间,速览一下。
若觉此图对你有所帮助,可通过以下方式自行获取完整的高清成果图:在公众号 “cas01” 主界面对话框中回复 “航天”(请前往 “cas01” 的主界面进行回复,在评论区回复关键词是无法触发自动回复的),即可获取已分享的同类主题最新版成果图。
“世界航天”正在整理资料中,完成后也会分享出来。
公 众 号 :注意两个号的区别,小斯想
(OneNote为主);cas01
(知识管理理论及实践)。温馨提示:本站发布的压缩包如需密码解压,若无特别说明,密码统一为:cas01.com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小斯 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
